语文学科文言文教学“三读法”模式简介

发表时间:2017-11-02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教文言文?有无固定模式可探寻?这是值得每个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

一、模式解读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起点和归宿的课程,重视积累、感悟、运用,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更是文言文学习的一般原则。总之,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是学好文言文的必由之路。本着这个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三读法”,即:一读课文,整体感知;二读课文,疏通文意;三读课文,品味赏析。这“三读”将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节课,同时各个阶段提出的要求不同,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

二、课改背景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较之现代文教学,呈现出茫然失序、手足无措、高耗低效的状态。这固然与教师素养、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也许是由于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偏颇的认识,是这种认识所带来的似是而非的经验主义倾向。具体而言,初中文言文教学似乎一直在两个方向上相互拉扯,左摇右摆: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我们要么通篇串讲,教师完全垄断了课堂的话语权,要么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大合作学习的功能,以读代讲,以练代讲,教师则沦为了嘉宾或看客;从“言”与“文”的关系上看,要么只顾字字落实,把词法、句法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么只顾形象探究和主题挖掘,凌空蹈虚,无限延展,言语形式则被忽略,被冷落,被遗忘。

如何打破这种顾此失彼的现实尴尬,如何建立起“教”“学”一体、“言”“文”并重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我们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做了一番尝试,将文言文教学原则归纳为十六字,即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这十六字原则始终贯穿“三读”教学之中。

 三、学情分析

“三读法”教学模式定位于初中学段,如前所述,这首先是由初中文言文的文本状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特点不无关系。初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之前,只接触过古代诗词,而古代诗词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其重点不在融会贯通,而在感受积淀,展开想象。初中的文言文教学,理应成为小学古诗词学习的自然延伸,更应成为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必要过渡。因此,如何利用学生小学古诗词学习的成果,同时又引导他们尽早具备浅易文言文的学习能力,这也是“三读法”教学模式在设计上的重要考虑。

四、具体实施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读准(解决字音问题)、读顺(解决句读问题)和读懂(解决文意文脉问题)。其中,如果说读准和读顺主要是对学生个体的要求,那么读通则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来实现的。在这一环节里,师生对话的目标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应该成为对学生熟读成诵有力指导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在强调对话的时候,重点关注的其实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不够的,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往往显得匆忙而潦草,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来面对文本,更不可能以从容的心境来面对文本,所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常常在争分抢秒的浏览或略读中变成了一种形式。“四读法”中熟读(背诵)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并沉潜其中,一方面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自然展开和自动生成的过程,一方面也为后面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感染作用。我们要求学生熟读的,自己要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诵;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要能率先流利地背诵下来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展示。

“二读”的重点在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目标,是我们走进文言文的门槛,踏进这个门槛我们才能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积累文言词句、疏通文意这一环节,学生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疏通,有疑难小组内合作解决,这一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基本上能扫除翻译障碍,从检测文言词积累情况来看,学生既能解释重要文言词语,又可顺畅地疏通文意,为下面欣赏文章的精彩之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环节既落得很实,又并未惟独尊,并未在文言字词句的解释、翻译上打持久战。本文文字不多,仅119个字,但言简意丰、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确实值得我们品味。疏通文意之后,让学生再读课文,选择最有情趣,最有意思,最想读的句子来读,要求声情并荗,读出味道,读出意蕴,读后要能赏析。从课堂上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入情入境地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真的走进了作品,走进了人物,感受到文章仅寥寥数语,可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情、心理都已跃然纸上了。学生通过自己的品味认识到了《资治通鉴》不仅具有史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文学价值,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可见,要想真正激起学生阅读学习文言的欲望,就要文言并重,充分展示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以其崇高的文学艺术魅力来吸引中学生走入古典文学作品的神圣殿堂。

“三读”要达到读出感情的目标,怎么才能读出感情,必须要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探究解读。一般而言,探究应促成多元理解和深度阅读,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探究的问题应来源于学生普遍的兴奋点和疑惑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成果。第二,探究的问题应是集中的、有意义的语文问题。所谓“集中的问题”,即经过甄别遴选了的问题,是能够真正做到以少胜多的有品质和有效益的问题。所谓“有意义的问题”,即建立在旧知基础之上同时又有利于新知生长的问题,是要能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问题。所谓“语文问题”,即体现语文特点和语文价值的,能推动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形成的问题。众所周知,一堂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本身的质量,因为问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问题的课堂其实是没有方向、没有碰撞、没有生气和活力的课堂。当然,问题建立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发挥教学的自觉意识的过程,更是如魏书生所说的师生共同“商量”的过程。三,探究应做到全员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在探究环节中,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探究的积极性和话语权。